维生素缺乏和种蛋管理对种禽孵化率的影响

1维生素对孵化率的影响1.1维生素A种禽维生素A缺乏时,种蛋在孵化后2-3d还未发育成正常的血液循环系统就发生死亡。其后有的胚胎骨骼发育异常,有的无眼裂,肺发育不全,肾极度肿大,有粟粒大磷酸钙和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肠系膜、胸腔膜、心包膜,肾小管坏死和石化,最终造成孵化率极低。新霉素可降低维生素A在肠道的吸收,氯化烃类显著影响维生素A的代谢。1.2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的鸡,胚胎畸型,骨发育不良,四肢短小。入孵3-7d发生死亡,多死于入孵后18-19d。未死者因喙软,破壳齿无力破壳而归于死亡的不少。母体所食饲料维生素D不足,易患胚胎粘液水肿病,胚体皮肤出现极为明显的浆液性大囊泡状水肿,皮下结缔组织弥慢性增生。由于发生水肿,胚胎生长发育受阻,明显的四肢短小,肝脂肪浸润。此类营养不良各种家禽的胚胎均可发生。本病以笼养的禽类容易发生。1.3维生素E胚胎缺乏症在种禽饲养条件极不良时才可见到。蛋内维生素E缺乏时胚胎死亡率最高。蛋黄中胚层肿大,导致胎盘血液循环障碍而出血,表现为渗出性素质症(水肿),脑后颈部水肿、出血。入孵后84-94h胚胎死亡率最高。胚胎单眼或双眼突出,晶体混浊,角膜出现斑点。火鸡胚胎双眼可发生白内障。此病与微量元素硒不足有关。饲料中霉菌毒素也会影响维生素E的吸收。1.4硫胺素(维生素B1)轻微缺乏症对一般的产蛋母鸡影响不大,仍可照常产蛋。而对种用母禽所产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却影响很大,不仅可出现死亡胚胎,而且孵化期已啄壳的胚胎也因无力出壳而死亡。有的延长孵化期仍不能破壳而出。出壳的也为弱雏或全身抽搐,角弓反张呈观星姿势等典型硫胺素缺乏症状。各种禽类在长期大量用磺胺时,要考虑同时补充硫胺素,才能确保禽群平安,并有效防止胚胎病。治球虫药有的能抑制硫胺素吸收。1.5核黄素缺乏引起的胚胎病,在种蛋开始入孵后的第2天、14天及20天有3个高死亡期。胚胎发育不全,生长迟缓,其18-19日胚胎与正常14-15日胚胎相似,但是胚体萎缩,胚胎多数呈侏儒状,躯体短,并有高度水肿、肝肿大、含脂高、贫血、肾脏变性、轻度短肢、关节明显变形、颈部弯曲等症状。绒羽在生长过程中因皮肤发生机制性障碍,在毛囊内生长,形成以卷羽成团为特征的“火柴头状绒毛”,多在颈、下腹和肛门周围。1.6泛酸缺乏的胚胎与生物素缺乏症状有相似之处。孵化一周后胚胎死亡增加。胚胎羽毛生长不良,下喙变短,脑积水。发育中的胚胎皮下出血、脂肝、皮肤水肿,有色品种的羽毛脱色或褪色。胚胎以孵化期最后2-3d死亡为多。泛酸对产蛋率影响不大,但对孵化率、育雏成活率影响较大。1.7维生素B6维生素B6缺乏症胚胎在入孵后第二周出现早期死亡。母禽日粮中如含有棉粕、棉油、亚麻子饼粕超标,可使维生素B6失活,导致缺乏症。湖北一集团公司2007年4月在肉种鸡日粮中的植物油化验出棉油超标,导致孵化率下降到40%以下。维生素B6缺乏可降低产蛋率。生亚麻籽含有亚麻苷配糖体及亚麻酶,用前要经高温处理才能无害。在日粮中使用亚麻饼粕时应酌增维生素B6用量为佳。1.8烟酸鸭、鹅的烟酸需要量约比鸡高一倍。烟酸缺乏能降低产蛋率和孵化率。胚胎对烟酸的需要量大,产蛋鸡较低。缺乏时胚胎胫骨短粗,跗关节肿大,腿弯曲变形。种鸡缺乏烟酸,体重和孵化率均降低,并易发生胚胎病。1.9叶酸叶酸缺乏的胚胎病表现与生物素也有相似之处。入孵20d左右大量死亡,颈骨变形,胚胎发育畸型,喙畸型,下颌欠缺,股骨弯曲脱腱,并趾,羽毛着色不良。胚胎在入孵后18-20d间死亡率高。出壳后饲养的鸡或成鸡颈部伸长,像鹅一样。1.10维生素K因种禽维生素K营养不良,导致种蛋维生素K不足,在入孵18d至出壳期间,胚胎常因各种不明出血而死亡。在胚外血管中有血凝块。在种禽的饮水或饲料中含有磺胺喹恶啉时,因能杀灭合成维生素K的细菌而使发病。1.11生物素不影响产蛋率,但影响胚胎病的发生,而使孵化率降低。多在入孵后19-21d死亡,颈骨弯曲,胚胎骨骼畸型,鹦鹉嘴,软骨营养障碍,小腿和翅短且变形,并轻度骨短粗症。有些抗生素能使生物素失效而发生胚胎病。1.12维生素B12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胚胎病多死亡于入孵后一周及出壳前3d。胚胎生长缓慢,皮肤弥漫性水肿,胫骨扭曲,肌肉萎缩,多数胚胎头夹于两腿之间,水肿,鹦鹉嘴,弯趾,心脏扩大,形态异常,甲状腺肿大,心肝及皮下出血,肾苍白,不同程度的脂肝。当与蛋氨酸、胆碱和锰同步缺乏时发生骨短粗症。在发现因维生素B12引起胚胎病时,给予种鸡大量补充维生素B12,新产种蛋可在1周左右恢复正常。1.13胆碱有助于血脂的运行,减少脂肪在肝中的蓄积,也可节约蛋氨酸,并促进生长。日粮中如缺乏胆碱,即使锰、生物素、叶酸及烟酸含量充足也会发生骨短粗症及发育迟缓。科学试验证明要想得到最高的产蛋率、高孵化率和预防脂肪肝都需要加胆碱。
2种蛋的管理2.1种蛋的拣选次数种蛋产出后及时收集,既能减少种蛋的破损和污染,又避免了因环境温度过高、过低而对胚胎的不利影响,这是提高种蛋合格率和孵化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母鸭的产蛋时间集中在后半夜1-6点之间,随着产蛋日龄的延长,产蛋时间往后推迟,有的种鸭场拣蛋多在早晨4点开始。2.2清洁度刚下的种蛋,如有粪便、脏物污染,应用干布、砂纸及时擦抹洁净。细菌感染后的种蛋易变质或携带病原微生物,影响胚胎发育,增加腐败蛋和死胚蛋,导致孵化率下降和禽雏质量下降。2.3蛋重鸭蛋重量不易太大,90-94g,也不易过小。种蛋过大,孵化后期蛋白不能全部吸收,易分解产生过多的氨、尿素等有害物质,导致胚胎中毒死亡;种蛋过小,则蛋白含量少,水分缺乏,胚胎外型与品质下降。2.4种蛋的挑选为了确保种蛋大小均匀,品质良好,除了要保证种蛋新鲜之外,在孵化前还要将过长和过短的蛋、软壳蛋、破壳蛋、颜色异常、破损和被严重污染的蛋,以及过小或过大的蛋挑选出来。种蛋的品质、保鲜和消毒直接关系到孵化率的高低,挑选新鲜的、合乎标准的优质种蛋,并在孵化前严格消毒是获得高孵化率和高健雏率的基础。蛋形指数以0.72为最佳。对过长、过圆、畸形蛋应该剔除。蛋壳应质地均匀、清洁、有光泽,对沙壳、沙顶、钢皮蛋及蛋壳沾有污物的蛋应剔除。2.5种蛋的储存种蛋最好选择产出3-5d,最长不要超过7d的,在13-18℃,湿度75%,通风良好的地方储存。可以抽样检查蛋的新鲜度,看气室大小、蛋白蛋黄的状况。新鲜蛋气室小,蛋黄呈现暗红色或暗黄色。在进入孵化机前,肉鸡种蛋使用甲醛进行消毒,鸭种蛋要进行洗蛋,由于各地水质存在差异,所以,必须先进行次氯酸钠剂量试验。2.6种蛋的消毒种蛋入孵后需进行消毒,可用高锰酸钾14g/m3,福尔马林28/m3,熏蒸30min后打开机门通风30min,再开机正常孵化。特别要注意的是,孵化9-72h内不得进行熏蒸消毒,因胚胎在此时期为高度敏感期。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592

(0)
EditorDEditorD订阅者
上一篇 2011年12月19日
下一篇 2011年12月19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