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认可为无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国家

5月24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第79届年会通过决议,认可我国为无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简称“牛肺疫”)国家。
据中国驻OIE代表、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张仲秋介绍,牛肺疫是由丝状霉形体引起的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牛业危害严重,目前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仍有流行。OIE将牛肺疫列为4种国际认证疫病之一。20世纪30—40年代,牛肺疫曾在我国西北、东北、内蒙古和西藏部分地区大范围流行。1949年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牛肺疫消灭工作,通过采取免疫、隔离、扑杀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牛肺疫疫情。1996年,我国自行宣布消灭牛肺疫。2008年9月,我国向OIE正式提交中国无牛肺疫认证申请报告,此后又两次补充材料回答OIE方面的技术质疑。2010年11月,OIE专家来华对我国牛肺疫消灭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全面评估了我国牛肺疫监测能力,核查了牛肺疫监测控制工作的规范性。在本届OIE世界代表大会召开前,OIE动物疫病科学委员会专家表示,中国在牛肺疫防控方面工作扎实、组织部署严密,已在全国消灭牛肺疫,符合OIE有关无牛肺疫国家标准要求,建议大会认可中国为无牛肺疫国家。本次OIE世界代表大会共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三个国家进行了无牛肺疫认证申请评估,最终只有我国通过审核。此前,全世界只有美国、澳大利亚、瑞士、葡萄牙、博茨瓦纳和印度等6个国家获得了OIE无牛肺疫国家认证。
张仲秋表示,OIE认可我国为无牛肺疫国家,是自2008年OIE认可我国为无牛瘟国家以来,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成效获得国际认可的又一重大突破,对于提高我国在全球动物卫生领域影响,促进兽医工作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兽医部门将在认真总结无牛肺疫国际认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推进单病种国际无疫认证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国际认证工作,为我国优势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口创造条件;二是扎实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借鉴牛肺疫扑灭经验,集中力量和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根除重大动物疫病,保护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三是维护我国已取得的无疫状态,及时跟踪全球重大动物疫情动态,多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口风险管理,防止外来动物疫病传入我国。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431

(0)
上一篇 2011年5月30日
下一篇 2011年5月30日

相关推荐

  •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丁敦志1 石仕权2 吴仲明3陈月华4(1.四川省乐至县畜牧食品局,乐至641500; 2.内江市东兴区畜牧中心,内江641003;3.乐至县大佛镇畜牧兽医站,乐至641500;4.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乐至641500)摘要:采用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预防乳猪57头,无一头发病,而对照组乳…

    兽医 2006年5月10日
  • 犬、猫疾病诊断实验室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地方各级兽医部门的工作需要,提高地方犬、猫防疫水平,全面推动新世纪中国兽医行业快速、稳步、可持续发展,解决各级兽医部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6月特举办“全国宠物(犬、猫)疾病防治实用技术研修班”,望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本次培训工作由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对外联络部协办,北京国邦农学研究院具体承办。一、研修内容:☆ 犬、猫…

    兽医 2007年5月15日
  • 夏季谨防牛边虫病

    边虫病也叫无浆体病,病原体以往被认为是巴贝斯虫发育周期上的一部分,故将其分类于原生动物,称为边虫,但后来发现,它的大小、形态、生物学性状等均与立克次氏体相似,加之它缺乏细胞浆,故现将其列入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无浆体属,所引起的疾病也相应称为无浆体病。  一、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主要见于南方,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区的黄牛和水…

    兽医 2007年6月19日
  • 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

    以下是本人从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使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蓝耳灭活疫苗” 与其它厂生产的“蓝耳疫苗”对非疫区健猪场与疫区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 猪场的临床试验结果,与各位专家学者探讨,敬请指教。(本人的综合治疗法可以在国内任何一个疫区的发病猪场试验。存活猪可7至10天康复)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统计表:01 …

    兽医 2007年6月21日
  • 浅谈生猪蓝耳病与猪瘟等高热病随气温变化发病情况的探讨

    笔者今年6月17日撰文《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所描述6月份接诊的几十例生猪高热病几乎都是以蓝耳病为主的继发感染。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晴空万里,加之久旱无雨,空气湿度在30一40%以下,太阳的紫外线对蓝耳病毒有独特的杀伤力。(湖南省衡阳市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的平均日气温在35℃一39℃之间)笔者6月初至7月…

    兽医 2007年8月17日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兽医 2007年11月12日
  • 关注猪结核病新动向

    近几年,猪场和屠宰场发生的结核病例有上升的趋势,提醒我们必须注视这种人畜共患病在猪群中传播的情况。笔者指出,目前,全球还没有直接措施能消灭猪的结核病。在美国曾一度认为,1917年开始采取的消灭结核病的措施已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但是有结核病变的猪的百分比多年来一直不断增加,猪结核病胴体的加工处理费用也较高,因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是迫在眉睫,生物安全体…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实施单元内疫病防治

    笔者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了疫情本身的新特点和积极有效的指导及措施缺位,是目前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提出,本次疫情的暴发,防控工作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应急处置方案不科学,未能及时将其纳入重大动物疫情防治范畴。由于专业主管部门未能及时集成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营养学、动物药物学、中兽医学、物…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鸡大肠杆菌病分析与控制

    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自然界中,在人类公共卫生中是重点防御的一类病原,而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却往往被忽视。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极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器具,带菌鸡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病菌形成鸡舍内大肠杆菌强大的污染源。某规模化种鸡场曾进行过实验,在进行严格消毒后在饮水中和地面上没分离到细菌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却分离到大量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致病…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健康养殖不可缺失的“支点”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动物行为研究的科学,在国外已经作为动物学和兽医学领域的一门专业学科,在国内这项研究还是很少的。动物行为学以动物行为训练为根基,帮助兽医了解动物的行为语言,指导主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之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训练,让人和动物相处更加自然和谐,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伴侣动物的乐趣。随着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与之有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大部分研究处于发展阶段…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