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曝用牛肉膏制造假牛肉多吃致癌

近日,安徽工商部门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可让猪肉变“牛肉”。昨日,记者走访福州市场发现,这种牛肉膏在福州很多食品添加剂店都可买到。那么,这种添加剂究竟是什么东西做的?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呢?
“牛肉精膏”每罐45元
据媒体报道,近日,合肥工商部门发现市场上有一种“牛肉膏”添加剂,可以将猪肉加工成“牛肉”。这种牛肉膏不仅在小肉松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开的秘密。
这种神奇添加剂福州有没售?昨日,记者来到福州六一路以及老药洲路上食品添加剂店集中的路段进行打探。“有没牛肉膏卖?”记者在台江老药洲路上一家食品添加剂店问道。“你要的是不是这种?”销售人员随即拿出一瓶膏状的添加剂,瓶上标明是天津生产的“牛肉精膏”。
店老板告诉记者,这种膏不仅有牛肉味的,还有鸭肉味的、鸡肉味的,做烧烤、做肉丸、做汤料都可以,牛肉膏一罐售价45元,鸭肉膏贵些,售价55元。记者分别购买了一罐“牛肉精膏”和一罐孜然羊肉香精粉。
店老板告诉记者,这种膏不仅有牛肉味的,还有鸭肉味的、鸡肉味的,做烧烤、做肉丸、做汤料都可以,牛肉膏一罐售价45元,鸭肉膏贵些,售价55元。记者分别购买了一罐“牛肉精膏”和一罐孜然羊肉香精粉。
这种牛肉膏,真的这么神奇,能让猪肉变“牛肉”吗?记者分别从超市购买了2各两重的两份瘦肉样本,一份块状,一份为碎肉丁状,在福州东街口一家小吃店进行比较实验。
记者打开牛肉膏的瓶盖,一种棕褐色的膏状物显现出来,一股牛肉味飘出瓶外。按瓶上的使用说明,肉制品每百克使用2克至5克,但在现场没有专业计量器具,记者就用汤匙舀了两勺,加入块状的猪肉样本中进行搅拌。经过半个小时腌制后,猪肉变成棕黑色,有股很浓的酱味。
把肉放入锅中,用慢火炖近1个小时后,这块猪肉颜色变得更深了,已很难从肉眼上看出是猪肉,经过加工后的猪肉,其外观肉质纤维较细,与牛排近似。
之后,记者打开孜然羊肉香精粉,一开罐,浓郁的孜然肉香味就冒了出来。这是一种暗黄色的粉末,用水调了两汤匙的粉末,放入碎肉丁状的猪肉样本后,再经过搅拌,猪肉马上就变了样,一股膻味扑鼻而来。
腌制半个小时后,厨师将碎肉丁放入锅内爆炒,一盘腥味十足的爆炒羊肉就出炉了。从肉的色泽上看,其与街上购买的羊肉串十分相像。
“国人都喜欢吃嫩牛肉,因而给一些不法商贩钻了空子。”省西餐协会有关人士称,其实,在西方发达国家,这是很普遍的做法,因为食品化工产品的广泛使用,一些猪肉经“打扮”后就成为了牛肉酱。
该人士也称,如果把猪肉用酱油、黑胡椒、味精等腌制后再卤,也可以以假乱真,变身“牛肉”。
记者调查发现,购买这种神奇添加剂的主要是烧烤店以及部分熟食店。“像这种‘牛肉膏’,一般牛肉加工的厂家用得比较多,羊肉膏卖往烧烤店。”福州一位食品添加剂店老板说。
业内人士透露,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冷冻食品以及烧烤类食品中,这种肉膏早就是造假的手段之一。通常而言,一瓶一斤装的牛肉膏可以让50斤猪肉全变成牛肉。以猪肉为例,目前福州市场上,新鲜猪肉的价格为每斤13元左右,卤牛肉每斤35元,羊肉每斤要30元左右。一次腌制50斤猪肉来冒充卤牛肉,就可直接省下近千元的成本。
牛肉膏里究竟藏了什么秘方?在牛肉膏罐身上,记者看到其注明主要成分是新鲜肉类、各种氨基酸、I+G、味精、水解蛋白等,使用范围包括方便面调料、肉制品、休闲食品、米线调料、调味品及鸡精等。值得注意的是,其在建议用量上提到“速冻食品亦可根据当地口味习惯增减,用量不限”。而孜然羊肉香精粉也在瓶上注明可用于方便面、粉丝、米线、汤料、膨化休闲食品、肉制品、调味鸡等,并精可根据当地口味习惯增减用量。
记者将牛肉膏和羊肉香精粉拿给省质监局质检院专家鉴定。省质监局质检院食品化学部孟鹏博士[8.92-1.22%股吧]查看后表示,这其实是复合添加剂,是食用香精的一种,用量应有限制,吃多了对身体肯定有害。
他举例称,比如I+G就是一种添加剂,学名为核苷酸二钠,它是新一代的食品增鲜剂,可直接加入到食品中,起增鲜作用,“强力味精”有之称。
质检人员称,仅使用I+G就可使肉类味道更鲜美。
而记者发现,罐内其他的成分诸如氨基酸和水解蛋白等都是普通补充营养物质,较为常见。但质检人员也表示,不清楚这类肉膏中还含了什么没有明示的物质。
省质监局质检院食品化学部孟鹏博士说,食用香精、I+G等添加剂都是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但有限量使用要求。如I+G的用量约为2%~5%,水解蛋白每日限量为50至l00g。
但记者发现,这些具体含量在牛肉膏罐身上并没有体现,而且上面还强调可根据当地口味,用量不限,这或会导致添加剂过量使用。专家指出,食品添加剂在一定安全剂量内食用,并无危害,但若违规超量和长期食用,则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
省西餐协会有关人士表示,对于市场上销售的猪肉和牛肉,消费者可从色泽、气味、弹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初步鉴别。牛肉脂肪呈白色或乳黄色,比猪肉的脂肪明显要少,猪肉有种特有的甜味,而牛羊肉气味较腥。一般来说,牛肉的纤维长度较长,肉质结构粗并紧凑;而猪肉的纤维长度较短,肉质结构细并松散;食用牛肉时感到肉老,食用猪肉时感到肉嫩。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402

(0)
EditorDEditorD订阅者
上一篇 2011年4月18日
下一篇 2011年4月18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