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肉牛业发展战略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转型期。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力度持续加大,畜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肉牛业作为节粮型畜牧业,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缓解粮食供求压力、丰富居民膳食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根据全国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内容,结合我国肉牛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就“十二五”期间年我国肉牛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重点措施等做了分析和解读。
一、“十二五”期间,我国肉牛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肉牛业的发展得到重视,中央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包括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肉牛良种补贴、秸秆养牛项目等。同时,各地区也陆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当地肉牛产业战略转型,如四川省年投入3000多万元开展优质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和基地建设;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肉牛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生产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支撑能力逐渐加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日益凸显,牛肉年产量长期位于世界前列。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消费者对于牛肉的品质要求显著提升,优质高档牛肉产品在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据统计,2010年我国冷冻牛肉的进口量达2.37万吨,比上一年增长67.4%,揭示了我国牛肉市场需求的庞大潜力。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国肉牛业发展空间无限广阔,是扩量提质的关键转型期。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肉牛业当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肉牛存栏数持续下滑、农民养牛经济效益低下、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小规模低水平的散养方式比重较大、牛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薄弱、非法走私现象严重;同时,规模养殖用地难、融资难等问题也对肉牛业的发展形成严重束缚,这些不利因素也成为了摆在中国肉牛业面前的严峻挑战,是“十二五”时期亟需解决的课题。
二、“十二五”期间我国肉牛业发展重点工程分析
按照全国畜牧业十二五规划中所提出的“始终坚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一条主线”的指导思想,本着坚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坚持优化结构布局、坚持数量质量发展并重、坚持推进农牧结合、坚持科技兴牧的基本原则,十二五期间肉牛业发展的重点工程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适度规模化肉牛养殖工程
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肉牛养殖业,重点支持能繁母牛养殖,加强传统母牛养殖优势区标准化规模养殖体系建设,推动南方小型家庭式养殖示范区发展。大力推行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种养业副产品资源化利用,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通过建立政策扶持,市场导向,企业带动,广大农户参与的产业组织合作模式,逐步提高基础母牛存栏量,着力保障肉牛基础生产能力。
2、肉牛良种工程
重点支持肉牛原种场、种公牛站、西部地区肉牛扩繁场和精液配送站建设,扶持肉牛遗传资源保护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肉牛新品种(系)选育,建设种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和遗传评估中心,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种业企业;扩大肉牛良种补贴范围,加大肉牛良补的实施力度,建立覆盖优势区的种公牛站体系。引进优质乳肉兼用牛品种,推广奶公牛牛犊肉用饲养,拓宽肉牛架子牛供应来源。
3、肉牛饲草料资源高效利用工程
积极推动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用,推广种植多年生高产饲草,利用冬闲田种植饲草。加强秸秆饲料化利用研究,加大秸秆养牛示范项目支持力度,改善秸秆收贮设备设施条件,推广青贮、氨化、微贮等处理技术,提高秸秆饲用量和饲用效率。
4、肉牛及牛肉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推进肉牛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建立统一规则的肉牛身份标识,建立全国及区域牛肉质量安全追溯信息数据库,制定肉牛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国家标准。强化违禁添加物监督检测,严厉打击肉牛饲料兽药中的非法违禁添加行为。
三、“十二五”肉牛业发展的利好政策
1、加大肉牛业项目扶持力度
继续增加肉牛业项目财政投入,加大对优势产区的支持力度,实施项目包括: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区建设项目、肉牛良种补贴项目、秸秆养牛项目、肉牛良种工程建设项目(完善种牛场、资源保护场(区)、基因库、检测中心等配套设施设备)、肉牛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等。
2、建立多元化肉牛业融资渠道
大力倡导社会资本的引入,运用财政贴息及补助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肉牛业的信贷支持,破解规模化养殖场(小区)融资贷款难等难题。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建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规模养殖场户良种引进、水电道路改造、圈舍改扩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等,加快形成一批设施先进、管理规范、运行高效、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3、加强肉牛业技术人才储备
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建立健全技术人员队伍,通过立项和提高经费补助标准广泛开展行业培训,推广普及先进科技知识,提高肉牛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屠宰分割等环节从业人员业务水平,鼓励科技创新,为推进现代化肉牛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人力资源保障。
4、加强肉牛规模养殖用地管理利用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鼓励养殖场户在符合土地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利用荒山、荒地、丘陵、滩涂发展畜禽养殖,鼓励企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肉牛产业。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388

(0)
上一篇 2012年2月14日
下一篇 2012年2月14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

    农牧发[200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和我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为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

    畜牧 2007年4月5日
  • 变废为宝美国农民禽粪发电

    不起眼的家禽粪便通过科学利用,竟然摇身一变,成为重要能源。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利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变废为宝,为广大住户提供了新能源。 “粪电站” 据美联社24日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州农场近日采用家禽粪便和农场垃圾发电,获得成功。 一座造价2亿美元的发电站将在下个月全负荷运转。该发电站装机容量55兆瓦,是美国第一座通过燃烧家禽粪便…

    畜牧 2007年5月25日
  • 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通知指出,各级畜牧部门要深刻认识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充分估计到猪肉涨价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正确把握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工作和保持市场稳定的重…

    畜牧 2007年6月4日
  • 夏季养鸡用药要科学

    夏季养殖肉鸡,受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常见的球虫病最易发生,经常用药会给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选药上要讲科学。 要有绿色理念 生产绿色动物食品是现代时尚的卫生消费观念,从发展经济效益的角度看,选择标准合格的兽药,是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的保障,如何选择兽药就成为发展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盲目用药会给食品动物带来药物残留,要掌握药物进入体内的生化排泄…

    畜牧 2007年7月19日
  • 饲料中用高铜真能带来财源吗?

    高铜等重金属使用造成的污染属于有害成分污染。作为食物链的组成部分,高铜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必然会对环境、生态产生影响。微量元素铜在消化道的吸收率低。断奶仔猪消化率为5%~10%,成年动物一般不高于5%~10%。因此,高铜大部分通过粪便白白排出体外,造成资源的浪费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长期使用高铜粪便施肥,将导致土壤中铜蓄积,从而对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产生毒害作用…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养殖要重视环境保护

    改善和治理养殖环境是为了保护人和动物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奶牛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牛奶。环境治理虽然不像扫地那样简单,但是确实要有“地是要天天扫的”这种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养奶牛企业(户)要确立的理念应是,改善和保护环境,养健康奶牛,增产牛奶,农民增收。专家指出,养牛农户绝不能只想多产奶,多挣钱,与此同时要重视养殖环境的治理,把牛场看成是牛的居住环境,就象人的居住…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有毒有害残留来自何方?

    相当一部分养殖场(户)在使用含药物添加剂的饲料时,很少按规定落实停药期,使通常规定的7天停药期形同虚设。而且,大多数饲料厂不生产可供屠宰前用的不含药物添加剂的产品,屠宰场也没有养几天再宰杀的习惯。更有甚者,在饲料添加剂或饲料中超剂量或滥加兽药,甚至不在标签上标示所含药品名称和休药期;有的养猪企业或养猪户缺乏合理使用兽药和饲料的知识,盲目用药,不按停药期的要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提高肉质,收获高利的“路标”

    研制无公害猪用饲料添加剂是生产无公害猪肉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安全、高效和优质绿色养猪业及全面提高我国猪肉产品的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具有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和无抗药性的特点兼优点, 是替代抗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不仅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且能显著改善其产品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

    畜牧 2007年11月13日
  • 扼守动物源饲料安全,责任大于“天”

    尽管自英国发现第一例疯牛病后,欧洲各国纷纷采取了预防措施。但是1989年它还是攻破了英国近邻爱尔兰的大门。瑞士和葡萄牙1990年也相继发现了第一例疯牛病。此后,疯牛病席卷整个欧洲,法国、丹麦、德国、加拿大、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比利时、列支敦士登相继发现疯牛病。2000年10月,新一轮疯牛病再次暴发,西班牙、奥地利、芬兰、希腊、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以…

    畜牧 2007年11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