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417

    DF417是美国符号科技(Symbol Technologies, Inc.)发明的二维条码,发明人是台湾赴美学人王寅君博士,王博士於1984年毕业於国立交通大学资讯系,获得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电脑硕士和博士学位後,在1988年进入符号科技进行二维条码的研发工作,於1992年底推出PDF417,并於1989年至1992年间领导世界第一部二维条码雷射读码系统的开发。1993年3月作者正式将PDF417引进台湾,交由祥记资讯推广及研发相关套装软体(黄庆祥,1995)。

    目前PDF417、Maxicode、Datamatrix同被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ANSI) MH10 SBC-8委员会选为二维条码国际标准制定范围,其中PDF417主要是预备应用於运输包裹与商品资料标签(Burnell, 1995)。PDF417不仅具有错误侦测能力,且可从受损的条码中读回完整的资料(Moore, 1994),亦即「错误复原能力」,其错误复原率最高可达50%,如图8.1所列各种情形,皆可将资料复原。

8-1.gif (15124 bytes)
图8.1 PDF417的错误复原能力

PDF417的结构

    由於PDF417的容量较大,除了可将人的姓名、单位、地址、电话等基本资料进行编码外,还可将人体的特徵如指纹、视网膜扫瞄、及照片等个人纪录储存在条码中,这样不但可以实现证件资料的自动输入,而且可以防止证件的伪造,减少犯罪。PDF417已在美国、加拿大、纽西兰的交通部门的执照年审、车辆违规登记、罚款及定期检验上开始应用。美国并同时将PDF417应用在身分证、驾照、军人证上。此外墨西哥也将PDF417应用在报关单据与证件上,从而防止了仿造及犯罪。

PDF417是一个公开码,任何人皆可用其演算法而不必付费,因此是一个开放的条码系统。PDF417的PDF为可携性资料档(Portable Data File)的缩写,取其条码类似一个资料档,可储存较多资料,且可随身携带或随产品走而得名(Paclidis, 1992)。正如其名,每一个PDF码的储存量可高达1,108个文数字(Bytes),若将数字压缩则可存放至2,729Bytes。 每一个PDF417码是由3~90横列堆叠而成,而为了扫瞄方便,其四周皆有静空区,静空区分为水平静空区与垂直静空区,至少应为0.020寸,如图8.2所示。

8-2.gif (16775 bytes)
图8.2 PDF417码的结构

其中每一层都包括下列五个部份:

  1. 起始码
     

  2. 左标区:在起始码後面,为一指示符号字元。
     

  3. 资料区:可容纳1~30个资料字元。
     

  4. 右标区: 在资料区的後面,为一指示符号字元。
     

  5. 结束码:在横列之最右边。

    除了起始码和结束码外,左标区、资料区和右标区的组成字元皆可称为字码 (Codeword),每一个字码由17个模组(Modules)所构成,每一个字码又可分成4线条(或黑线)及4空白(或白线),每个线条至多不能超过6个模组宽。每个417码因资料大小不同,其行数及每行的资料模组数与字码数都可以从1至30不等。字码的组成如图8.3所示。

8-3.gif (10535 bytes)
图8.3 PDF417字码的组成

 

PDF的尺寸

   也因为符号的组合较有弹性,每一个PDF417条码可因应不同的实体设备印成不同的长宽比例与密度,以适应印刷条件及扫瞄条件的要求。其中每个模组宽X是PDF417码中最重要的尺寸之一,X值的最小限制为0.0075英寸(约0.191mm),在同一个条码符号中,X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PDF417的最小高度与长度可由下列算式算出: 

W= (17C+69)X+ 2Q

H = R ×Y+ 2Q

 

其中:

W= 条码宽度,H=条码高度,X=条码模组宽,Y=层数

C=每层符号字元的总数(含左右标区),R=层高,Q=静空区大小

 

PDF417的错误纠正能力

   PDF417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其自动纠正错误的能力较高,不过PDF417的错误纠正能力与每个条码可存放的资料量有关,PDF417码将错误复原分为9个等级,其值从0到8,级数愈高,错误纠正能力愈强,但可存放资料量就愈少,一般建议编入至少10%的检查字码。资料存放量与错误纠正等级的关系如表8.1所示。表8.2则建议不同的字数所适用的错误纠正等级。

表8.1 可存放资料量与错误纠正等级对照表

错误纠正等级

纠正码数

可存资料量

(位元)

自动设定

64

1024

0

2

1108

1

4

1106

2

8

1101

3

16

1092

4

32

1072

5

64

1024

6

128

957

7

256

804

8

512

496

表8.2 PDF417的建议错误纠正等级

资料字码数

错误纠正等级

1~40

2

40~160

3

161~320

4

321~863

5

    如前所述,错误纠正等级涉及拒读错误(E错误)与替代错误(T错误)两种错误类型。无论使用哪一种条码机都有一定的精密度极限,造成线条和空白的宽度与理想宽度间必有偏差存在,条码扫瞄设备能够读出解码演算法所允许范围内的不精确条码符,目前标准中规定X的值最小为0.0075英寸(约0.191mm),此一限制同时反映出目前标准设备的技术现状。综合本节所讨论,PDF417的特性如表8.3所示。

表8.3 PDF417的特性

项目

特性

可编码字元集 8位二进制资料,多达811800种不同的字元集或解释
类型 连续型,多层
字元自我检查
尺寸 可变

高:

3~90

宽:1~30

读码方式 双向可读
错误纠正字码数 2~512
最大资料容量 安全等级为0 每个符号可表示1108个位元

原创文章,作者:laoni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2573

(0)
上一篇 2008年2月18日
下一篇 2008年2月18日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揭开疯牛病狰狞的“面纱”

    很长的潜伏期,异常的稳定和缺乏免疫应答反应等特性——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英国暴发疯牛病是高蛋白质补充饲料肉骨粉(MBM)被痒病朊病毒污染所致,因此肉骨粉是导致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专家指出,牛海绵状脑病在奶牛群的发病率高于哺乳牛群,这与品种的易感性无关,原因是两种牛的饲养方式不同。奶牛通常在断奶后头六个月饲喂含肉骨粉的混合饲料。而哺乳肉牛则很少饲喂这种饲料。病…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