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临床用药的注意事项

随着集约化养殖的普及,鸡病的危害也日益复杂、严重,为了减少疾病给养鸡业带来的损失,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鸡病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养鸡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且基层兽医对药物的临床使用不能科学把握,给鸡病的防治带来许多困难。和其它动物不太一样,鸡只有其独特的生理、药理学特性,鸡病临床用药除了要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正确诊断病情、合理用药外,还要注意由于鸡群本身的一些生理特点,如个体小、消化道短、食物通过较快、无汗腺,不会呕吐等,而引起的用药的一些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药物的防治效果,减少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笔者在多年的鸡病临床用药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愿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1 了解鸡只与临床用药有关的特殊生理构造
  鸡只个体较小,新陈代谢旺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容易由于应激因素造成生理机能障碍,引起疾病。与临床用药相关的特殊生理构造有:  1.1 鸡味觉功能差 鸡用药时如果刺激味觉感受器,根本达不到反射作用,所以临床上鸡消化不良时,不宜用苦味健胃药,应当选用其他的消化药,如大蒜、酸制剂,酶制剂等。  1.2 鸡无逆呕动作 鸡内服药物或误服毒物产生中毒时,不能用催吐药排除毒物,而应采用嗉囊切开术及时排出未被吸收的毒物。  1.3 鸡消化道短 鸡消化系统具有消化道短、排空快的特点。药物从胃进入肠后,许多药物尚未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即随粪便排出体外,药效维持时间短。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为了维持较长时间的药效,常常需要长时间或经常性添加药物才能达到目的。  1.4 鸡具有独特的气囊 鸡的肺泡和气囊面积很大,肺泡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利用呼吸系统的这种特点,采用气雾给药的疗法,吸收快、作用迅速,不仅能起到局部作用,也能经肺部吸收后呈现全身作用,在临床应用中效果很好。  1.5 鸡泌尿系统具有先天性缺陷 鸡没有膀胱,尿在肾脏中形成后,经输尿管直接到达泄殖腔,与粪便一起排出。此外,肾小球结构简单,有效滤过面积小,对肌肉注射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表现得尤为敏感,肾脏很容易出现病变,所以临床用药要尽量减轻对肾脏的损伤。  1.6 鸡没有汗腺 临床上使用解热镇痛药来缓解热应激效果不理想,在夏天应加强物理降温措施,也可以在日粮或饮水中添加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钾、维生素C等药物。
  2 科学诊断鸡病
  鸡只的生理构造决定了其发病特点,表现为发病率高、死亡快。近些年鸡病的发生越来越复杂,症状和病变更趋向雷同性和非典型性,在鸡病诊断时必须把握全局,综合分析,辨证判断,采取逐一排除的思路来确定病因,以便尽早地认识疾病,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
  
……
……
本文全文刊于本杂志2012年9月刊,可从知网下载或向本刊订阅。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0217

(0)
上一篇 2012年11月19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2年11月19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丁敦志1 石仕权2 吴仲明3陈月华4(1.四川省乐至县畜牧食品局,乐至641500; 2.内江市东兴区畜牧中心,内江641003;3.乐至县大佛镇畜牧兽医站,乐至641500;4.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乐至641500)摘要:采用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预防乳猪57头,无一头发病,而对照组乳…

    兽医 2006年5月10日
  • 犬、猫疾病诊断实验室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地方各级兽医部门的工作需要,提高地方犬、猫防疫水平,全面推动新世纪中国兽医行业快速、稳步、可持续发展,解决各级兽医部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6月特举办“全国宠物(犬、猫)疾病防治实用技术研修班”,望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本次培训工作由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对外联络部协办,北京国邦农学研究院具体承办。一、研修内容:☆ 犬、猫…

    兽医 2007年5月15日
  • 夏季谨防牛边虫病

    边虫病也叫无浆体病,病原体以往被认为是巴贝斯虫发育周期上的一部分,故将其分类于原生动物,称为边虫,但后来发现,它的大小、形态、生物学性状等均与立克次氏体相似,加之它缺乏细胞浆,故现将其列入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无浆体属,所引起的疾病也相应称为无浆体病。  一、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主要见于南方,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区的黄牛和水…

    兽医 2007年6月19日
  • 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

    以下是本人从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使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蓝耳灭活疫苗” 与其它厂生产的“蓝耳疫苗”对非疫区健猪场与疫区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 猪场的临床试验结果,与各位专家学者探讨,敬请指教。(本人的综合治疗法可以在国内任何一个疫区的发病猪场试验。存活猪可7至10天康复)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统计表:01 …

    兽医 2007年6月21日
  • 浅谈生猪蓝耳病与猪瘟等高热病随气温变化发病情况的探讨

    笔者今年6月17日撰文《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所描述6月份接诊的几十例生猪高热病几乎都是以蓝耳病为主的继发感染。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晴空万里,加之久旱无雨,空气湿度在30一40%以下,太阳的紫外线对蓝耳病毒有独特的杀伤力。(湖南省衡阳市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的平均日气温在35℃一39℃之间)笔者6月初至7月…

    兽医 2007年8月17日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兽医 2007年11月12日
  • 关注猪结核病新动向

    近几年,猪场和屠宰场发生的结核病例有上升的趋势,提醒我们必须注视这种人畜共患病在猪群中传播的情况。笔者指出,目前,全球还没有直接措施能消灭猪的结核病。在美国曾一度认为,1917年开始采取的消灭结核病的措施已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但是有结核病变的猪的百分比多年来一直不断增加,猪结核病胴体的加工处理费用也较高,因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是迫在眉睫,生物安全体…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实施单元内疫病防治

    笔者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了疫情本身的新特点和积极有效的指导及措施缺位,是目前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提出,本次疫情的暴发,防控工作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应急处置方案不科学,未能及时将其纳入重大动物疫情防治范畴。由于专业主管部门未能及时集成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营养学、动物药物学、中兽医学、物…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鸡大肠杆菌病分析与控制

    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自然界中,在人类公共卫生中是重点防御的一类病原,而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却往往被忽视。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极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器具,带菌鸡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病菌形成鸡舍内大肠杆菌强大的污染源。某规模化种鸡场曾进行过实验,在进行严格消毒后在饮水中和地面上没分离到细菌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却分离到大量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致病…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健康养殖不可缺失的“支点”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动物行为研究的科学,在国外已经作为动物学和兽医学领域的一门专业学科,在国内这项研究还是很少的。动物行为学以动物行为训练为根基,帮助兽医了解动物的行为语言,指导主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之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训练,让人和动物相处更加自然和谐,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伴侣动物的乐趣。随着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与之有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大部分研究处于发展阶段…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