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2010年下半年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结果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农牧、农业)厅(委、局、办)、饲料工作(工业)办公室、饲料质检机构:
  为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在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提高饲料和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10年下半年,我部在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一、检测结果
  (一)主要商品饲料检测结果。共抽检商品饲料3138批次,产品合格率为94.49%,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其中,抽检配合饲料1157批次,合格率97.57%;抽检浓缩饲料586批次,合格率93.17%;抽检添加剂预混合饲料369批次,合格率85.09%。
  (二)饲料添加剂和动物源性饲料检测结果。抽检国产饲料添加剂264批次,合格率97.35%;抽检进口饲料添加剂105批次,合格率96.19%;抽检动物源性饲料226批次,合格率88.5%;抽检植物性饲料原料327批次,合格率98.17%。
  (三)饲料卫生指标检测结果。在1853批次饲料样品中检测重金属铅,超标率0.27%;在1094批次饲料样品中检测重金属镉,超标率0.46%;在151批次鱼粉中检测重金属铬,超标率3.97%;在1994批次饲料样品中检测沙门氏菌,超标率0.05%;在1586批次饲料样品中检测黄曲霉毒素B1,超标率0.19%。
  (四)宠物饲料专项检查结果。共检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32家宠物饲料经销单位,抽检进口宠物饲料样品100批次,产品质量合格率98%。检查宠物饲料产品标签100个,标签合格率98%。
  (五)饲料中违禁物专项监测。抽检4250个饲料生产、经营单位和养殖场户的各类饲料样品5340批次。其中,检测禽饲料、水产饲料和鱼粉1658批次,检出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各1批次,检出率0.12%;检测蛋白饲料原料776批次,检出三聚氰胺1批次,检出率0.13%。全部饲料样品中未检出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苏丹红、呋喃唑酮、地西泮、己烯雌酚、氯霉素等违禁物。
  (六)养殖环节瘦肉精专项监测。检查河北、湖北、湖南等3个生猪养殖重点省养殖场户419个,抽检生猪尿液1248批次,未检出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违禁药物。抽检肉牛养殖场户肉牛尿液770批次,未检出盐酸克伦特罗。
  (七)饲料标签检查结果。检查饲料产品标签2994个,标签合格率93.07%。其中,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标签1719个,合格率95.58%;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标签362个,合格率93.65%;国产饲料添加剂标签242个,合格率98.35%;进口饲料添加剂标签105个,合格率92.38%;动物源性饲料标签191个,合格率70.16%;植物性饲料标签275个,合格率92.73%。
  (八)各省(区、市)检测结果。北京、天津、山西、辽宁、吉林、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新疆等1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检的饲料样品合格率高于95%。内蒙古、浙江、重庆、贵州等4省(区、市)的饲料样品合格率低于90%。
  二、监测数据分析
  下半年监测数据显示,我国饲料产品整体合格率稳步提高,饲料及养殖环节违禁药物检出率进一步下降,饲料原料三聚氰胺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饲料质量安全总体水平持续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粗蛋白指标不合格问题突出。下半年抽检的1847批次商品配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中,检出不合格产品73批次,其中61批次粗蛋白指标不合格,占不合格产品的83.56%,粗蛋白指标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饲料质量总体合格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二是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造假问题较为严重。抽检的60批次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中,7批次的铜、锌含量几乎为0;39批次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5批次维生素A含量不足,3批次几乎为0。个别生产企业和经营者利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指标检测成本高、难度大的特点,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此外,部分饲料质检机构在抽样、数据录入、信息反馈等环节也存在工作质量不高、态度不认真等问题,影响了饲料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
  (一)各省(区、市)畜牧饲料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五不放过”原则,组织市、县级饲料管理部门对通报中的违法企业和不合格产品进行严肃查处;针对监测中反映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办法,结合实际开展生产经营企业和养殖场户监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饲料质量安全水平。
  (二)各省(区、市)畜牧饲料主管部门要严格按规定条件审核、发放《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进一步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监督管理,对多次抽检不合格和涉嫌制售假劣产品的企业和经营者,要进行重点监控。同时,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采取多种手段普及饲料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监管工作,依法曝光违法企业和产品。
  (三)各地饲料质检机构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0年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的通知》(农办牧〔2010〕1号)要求,积极配合饲料管理部门开展执法工作。我部将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总结各地对不合格企业和产品的查处工作,请各省畜牧饲料管理部门认真收集整理相关情况,做好参会准备工作。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附件:
附件1 饲料卫生指标不合格企业和产品名单.doc
附件2 不合格鱼粉名单.doc
附件3 饲料添加剂不合格企业和产品名单.doc
附件4 进口饲料添加剂不合格企业和产品名单.doc
附件5 检出违禁添加物企业(养殖户)和产品名单.doc
附件6 进口宠物饲料不合格企业和产品名单.doc
附件7 检测指标严重不合格产品名单.doc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0068

(0)
上一篇 2011年1月25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1年1月24日 下午2:34

相关推荐

  •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农业部文件 农市发[2007]7号 农业部关于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畜牧、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批发市场在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资讯 2007年4月6日
  •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号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已于2007年2月14日经农业部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部长 孙政才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保证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

    资讯 2007年4月12日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3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已经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第1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

    资讯 2007年7月28日
  • 哪些动物个体不宜接种疫苗?

    动物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动物品种、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年龄、性别、免疫接种、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对于正常健康的动物来说,能够阻止大部分非传染性病原的侵袭,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但在动物的抵抗力低下时,一些条件性病原菌的致病力相对较强,就会引起动物发病,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症状和病理变化。总之,动物个体的抵抗力大于病原的致病力,肌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为养殖企业减排增效支招

    要破解养殖场污染环境难题之前还必须解决一个总体性的严峻问题,即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问题。众所周知,饲料中违禁添加药物、代谢调节剂和超量添加重金属微量元素,其中很多成分、元素在环境中是无法降解的,它会残留在水(地表水甚至危及地下水)、土壤中,再通过植物、动物生产的物品殃及人类生存安全。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切实的解决,那么所有…

    资讯 2007年11月13日
  • 奶牛疾病预防的误区:“本末倒置”

    90%以上的常见病都是由于营养与饲养管理不当所造成。其中,由于营养平衡被忽视,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要达到营养平衡和科学管理,所必需增加的支出并不多,但由此获得的回报却十分巨大。专家指出,在广大农村养殖户和小型奶牛场,对奶牛常见病、多发病的问题却都重治疗而忽视预防,因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经常可见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疾病治疗培训…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各级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的责任

    新的《动物防疫法》正是针对新形势、新阶段下,进行动物防疫的法律保障。文件中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明确各级政府要“统一领导”,特别是要“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等。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既是努力目标,又是具有实实在在内涵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动物防疫法》新的内容主要反映在政府的责任方面。《动物防疫法…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潜藏巨大散毒隐患

    由于自家苗在制备过程中不能对病毒进行彻底的灭活,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病原体的进一步传播,使传染原扩大。自家苗中未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达到一定数量,就可能造成这些病原体在动物群中的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属于人工感染后的流行,病原体的致病力比自然感染时更强,也更难以控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自家苗灭活不全的另一个最大害处,就是导致猪群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的病毒感染是…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和谐养殖”新理念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单独地生存于非生物环境中,它总是程度不同地受到周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物既有共同的环境,而又互为环境。对某一特定的生物来说,周围这些对它产生影响的生物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生物在物质上互济互补和共存共荣,既有相依为命的共生关系、互惠互利的种内关系,还有更多的互不伤害的共栖关系。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着互相排斥和制约…

    资讯 2007年11月14日
  • 堵住源于动物营养方面安全的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简单的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畜产品的安全涉及面很广,包括饲料的原料和加工、畜禽的饲养、屠宰、加工、贮藏等全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笔者就动物营养方面带来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从各个危险点如饲料原料…

    资讯 2007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