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关于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业、农牧)厅(局、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2008年3月27日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高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现就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近年来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频繁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我国也先后多次发生较大规模的禽流感、猪蓝耳病疫情,对局部地区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实践证明,要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进一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兽医工作队伍。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可以把动物防疫的网络延伸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意识强化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技术传授到基层,有利于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早发现、早反应、早处置,有利于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  近年来,各地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项工作整体上进展还很不平衡,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不高、经费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极不适应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需要。各地一定充分认识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不断提高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能力和水平。  二、积极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  (二)明确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原则和目标。要按照“因地制宜、按需设置、明确责任、择优选用、注重素质、创新机制”的原则,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纳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整体规划,结合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建立起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三)科学配置村级动物防疫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配置,要与动物防疫工作实际相适应,要确保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疫病防控措施在基层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畜禽饲养量、养殖方式、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和免疫程序等因素综合测算,科学合理配置村级动物防疫员。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要设立一名村级动物防疫员。畜禽饲养量大、散养比例高或者交通不便的地方,可按防疫工作的实际需要增设。  (四)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责任。要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责任制。村级动物防疫员主要承担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动物强制免疫注射、畜禽标识加挂、散养户动物免疫档案建立、动物疫情报告等公益性任务。各地要进一步量化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任务,细化质量标准,明确考核指标,保证各项工作任务明确、进度具体、要求严格。  (五)做好村级动物防疫员选用。建立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选用制度。村级动物防疫员要优先从现有乡村兽医中选用。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掌握选用条件,严格选用程序,严把进人关。要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明确其权利义务。  (六)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各地要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支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要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制度,把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纳入动物防疫队伍整体培训计划,制定系统完善的培训方案。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七)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考核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各地要把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情况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定期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村级动物防疫的工作开展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报酬补贴挂钩。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村级动物防疫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完不成工作任务的,给予相应的处罚。要坚持人员的动态管理,对综合考评不合格的,要及时调整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要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监督管理办法,严肃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纪律,规范村级动物防疫员行为。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八)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各地要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和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摆到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根据本意见的精神,制定本地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要把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作为考核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落实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一项指标,逐级进行考核。  (九)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员经费保障机制。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经费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各地要在中央出台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助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协调财政等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助制度。要认真测算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任务量和工作强度,把村级动物防疫工作所需的各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提高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经费保障水平。要为村级动物防疫工作配备必要的疫苗冷藏设备和防疫器械,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装备水平。要加大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技术水平。  (十)因地制宜地探索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方式方法。各地要注意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通过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推广各地在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加强调查研究,找出适合本地区的健全防疫网络、提高人员素质、完善运行机制的好办法。要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督查和指导,不断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措施。

原创文章,作者:黄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0015

(0)
上一篇 2008年5月7日 下午2:40
下一篇 2008年4月30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

    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冻干型)丁敦志1 石仕权2 吴仲明3陈月华4(1.四川省乐至县畜牧食品局,乐至641500; 2.内江市东兴区畜牧中心,内江641003;3.乐至县大佛镇畜牧兽医站,乐至641500;4.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乐至641500)摘要:采用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乳猪专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预防乳猪57头,无一头发病,而对照组乳…

    兽医 2006年5月10日
  • 犬、猫疾病诊断实验室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地方各级兽医部门的工作需要,提高地方犬、猫防疫水平,全面推动新世纪中国兽医行业快速、稳步、可持续发展,解决各级兽医部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6月特举办“全国宠物(犬、猫)疾病防治实用技术研修班”,望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本次培训工作由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对外联络部协办,北京国邦农学研究院具体承办。一、研修内容:☆ 犬、猫…

    兽医 2007年5月15日
  • 夏季谨防牛边虫病

    边虫病也叫无浆体病,病原体以往被认为是巴贝斯虫发育周期上的一部分,故将其分类于原生动物,称为边虫,但后来发现,它的大小、形态、生物学性状等均与立克次氏体相似,加之它缺乏细胞浆,故现将其列入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无浆体属,所引起的疾病也相应称为无浆体病。  一、流行病学  本病在我国主要见于南方,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等省区的黄牛和水…

    兽医 2007年6月19日
  • 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

    以下是本人从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使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维科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蓝耳灭活疫苗” 与其它厂生产的“蓝耳疫苗”对非疫区健猪场与疫区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 ” 猪场的临床试验结果,与各位专家学者探讨,敬请指教。(本人的综合治疗法可以在国内任何一个疫区的发病猪场试验。存活猪可7至10天康复) 猪蓝耳病临床诊断统计表:01 …

    兽医 2007年6月21日
  • 浅谈生猪蓝耳病与猪瘟等高热病随气温变化发病情况的探讨

    笔者今年6月17日撰文《采用哈兽研蓝耳灭活疫苗对已发热猪蓝耳病临床紧急接种与药物综合治疗法的探讨》,所描述6月份接诊的几十例生猪高热病几乎都是以蓝耳病为主的继发感染。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晴空万里,加之久旱无雨,空气湿度在30一40%以下,太阳的紫外线对蓝耳病毒有独特的杀伤力。(湖南省衡阳市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的平均日气温在35℃一39℃之间)笔者6月初至7月…

    兽医 2007年8月17日
  • 实施“处方化”免疫程序

    降低免疫成本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从我国养殖行业整体来讲,饲养是行业链的起始端,是整个行业的基础。基本特征是利润微薄,并且缺少完整的保护机制,从业人员多数是农民,是需要国家支持的弱势群体。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反馈缓慢,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基层很难真正或全部落实到位,导致养殖行业价位低迷时无人过问,价格上扬时又通过简单的限价进行调控,风险全部转嫁到饲养企业和农…

    兽医 2007年11月12日
  • 关注猪结核病新动向

    近几年,猪场和屠宰场发生的结核病例有上升的趋势,提醒我们必须注视这种人畜共患病在猪群中传播的情况。笔者指出,目前,全球还没有直接措施能消灭猪的结核病。在美国曾一度认为,1917年开始采取的消灭结核病的措施已使结核病发病率下降,但是有结核病变的猪的百分比多年来一直不断增加,猪结核病胴体的加工处理费用也较高,因此,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已是迫在眉睫,生物安全体…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实施单元内疫病防治

    笔者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了疫情本身的新特点和积极有效的指导及措施缺位,是目前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提出,本次疫情的暴发,防控工作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应急处置方案不科学,未能及时将其纳入重大动物疫情防治范畴。由于专业主管部门未能及时集成流行病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动物营养学、动物药物学、中兽医学、物…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鸡大肠杆菌病分析与控制

    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自然界中,在人类公共卫生中是重点防御的一类病原,而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却往往被忽视。鸡舍内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极易污染饲料、饮水和器具,带菌鸡通过呼吸道和粪便排出病菌形成鸡舍内大肠杆菌强大的污染源。某规模化种鸡场曾进行过实验,在进行严格消毒后在饮水中和地面上没分离到细菌的情况下,在空气中却分离到大量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其中致病…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 健康养殖不可缺失的“支点”

    动物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动物行为研究的科学,在国外已经作为动物学和兽医学领域的一门专业学科,在国内这项研究还是很少的。动物行为学以动物行为训练为根基,帮助兽医了解动物的行为语言,指导主人采取相应的方法对之加以有效的引导和训练,让人和动物相处更加自然和谐,使人们充分享受到伴侣动物的乐趣。随着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与之有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大部分研究处于发展阶段…

    兽医 2007年11月13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